一、显微镜操作方式
1. 常规显微镜:完全依赖人工操作 —— 使用者需通过旋转 “粗调旋钮” 快速升降载物台 / 物镜接近焦点,再通过 “微调旋钮”(精度通常为微米级)精细调节,同时用眼睛紧盯目镜,主观判断图像是否清晰。整个过程需反复尝试,新手易出现 “调焦过快错过焦点”“用力过猛压坏样本” 等问题。
2. 自动对焦显微镜:由 “硬件 + 软件” 协同完成自动对焦 —— 无需人工转动旋钮,系统通过图像传感器(如 CMOS/CCD)实时采集图像,再由专用对焦算法(分析图像对比度、梯度值等清晰度指标)判断当前焦点位置,随后指令高精度 Z 轴位移台(驱动精度可达纳米级)自动微调高度,快速定位到 “清晰度最高的最佳焦平面”。部分高端机型还支持 “预存焦点位置”,切换样本后可一键复现对焦状态。
二、对焦性能
1. 常规显微镜:对焦速度慢,一般需要5s-30s,依赖操作熟练度;精度较低,因为操作人员差异,结果一致性差;出现角度差则需要重新调焦。
2. 自动对焦显微镜:对焦速度快,只需鼠标点击即可在2s内实现快速对焦,精度误差能控制在微米级。无需依赖操作熟练度,结果一致性高;即使出现角度差也无需重新调焦。
三、适用场景
1. 常规显微镜:适配 “低要求、低频次” 场景,核心价值是 “低成本实现基础观测”。如:教学演示、简单定性观察、预算有限的场景。
2. 自动对焦显微镜:适配 “高要求、高频率” 场景,核心价值是 “解决人工无法完成的精准 / 高效需求”。如:科研领域、工业领域。
常规显微镜是 “人工主导的基础观测工具”,适合低要求、低成本的场景;自动对焦显微镜是 “软件驱动的智能成像系统”,适合需要高效、精准、稳定成像的科研与工业场景 —— 二者的差异,本质是 “手动操作” 与 “自动化技术” 在显微镜领域的应用分野。
您可能也对以下信息感兴趣
生产中心: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柏洲边社区涌尾路68号
营销中心: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中集智谷产业园15栋
苏州办事处:苏州市工业园区唯新路60号启迪时尚科技城40栋
微信二维码
版权所有:东莞市普密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:粤ICP备16046605号-4号 技术支持:誉新源科技